行前資料:
|
越中八尾駅:富山県富山市
|
開業
|
|
stamp
|
|
設置場所
|
檢票口(需向站員詢問)
|
真實現狀:
蓋章日期:2019.06.03
印章一種類:連續章
印章一章面圖樣:おわら風の盆
印章一章面字樣:おわら風の盆の駅 高山本線 越中八尾駅
設置場所:檢票口(需向站員詢問)
搭車離開本津幡,看到車門上貼著「請用手將門拉開」,就想著一會兒到站了,要來試看看徒手開門是怎麼個操作法,因為一般列車若不是自動開門,至少在門旁也會有個按鈕來開啟/關閉車門,徒手開關車門的列車很少遇見,大叔非常期待要見識一下。結果,大叔並沒能完成這個目標…因為對著車門拍完照後,大叔就睡著了,一路到了終點站金澤站都沒醒,還是車掌小弟在做最後巡視時把大叔喊起來的。嗐,論「睡到終點站被車務人員叫醒是什麼感覺」,大叔也算體驗了一把XD…
其實若是按照大叔的行前計畫,在離開本津幡,完成了七尾線之旅後,本來是以豬谷站作為新的路線–高山線的開始,但等大叔從金澤到了富山時才發現,最近的一輛列車只到越中八尾,大叔如果堅持先去豬谷站的話,會來不及在一個下午內收集完越中八尾站與速星站的章,於是便臨時做了調整,先去越中八尾站,之後南下去豬谷站,回頭再北上到速星站了。雖然折騰了點,但還是可以按照計畫在今天完成高山線之旅。一個人旅行的好處就是行程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啊!(嘿嘿~
大叔第一次看到越中八尾這個站名時,覺得唸起來頗有氣勢,有種古風的味道。查了資料後才知道,當地的正式名稱並不叫越中八尾,而是八尾。原來JR西日本的大和路線裡也有一個八尾站,開業於明治22年(1889年),早於越中八尾站的昭和2年(1927年)。大叔個人感覺是,對JR西日本的高層來說,儘管二地的八尾發音不同,大阪的唸成やお(yao);富山市的八尾發音是やつお(yatsuo),但一講到八尾還是以大阪的為優先,所以富山市的八尾站就在前面加個越中以做區別。可是在大叔這個外國人眼中,越中八尾站比較有名耶。而且明明香川縣的高松站與石川縣的高松站發音一模一樣,香川縣的高松站也是開業早於石川縣的高松站(明治30年[1897年] vs. 明治31年[1898年]),也沒見到石川縣的高松站前面多個加賀以示區別啊,JR西日本車站的命名真是太神奇了。嗯,等等,難道是因為香川縣的高松站屬於JR四國,所以JR西日本就認為石川縣的高松站沒必要做區別的嗎?
大叔除了對當地地名有錯誤的幻想,對越中八尾站的想像更是跟現實相差甚遠。原本以為越中八尾站最多就像宇野氣站那樣了,沒想到越中八尾站不但擁有一面一線的單式月台跟一面兩線的島式月台,月台間有跨線橋,還有另外一個聯結橋可從車站後方直接通往車站前方,不用進入車站內,感覺好方便。不過話說回來,連七尾線的小車站–良川站都有2個出站口,這麼大的八尾站卻只有一個前站出口,還滿特別的。
富山市八尾地區最為人熟知的就是おわら風の盆,所以出現在越中八尾站的車站章上也是理所當然。以下就從幾個方面來介紹這個歷史悠久的祭典。
◆おわら
起源
おわら據說可以回溯至元祿時期(1688-1704)。富山市八尾地區在被併入富山市之前是婦負郡八尾町,根據《蠶郡》(註1),八尾町於寬永13年(1636年)成立,當時加賀藩曾經賜下「町建御墨付」文書,這個文書被存放在一力促成建町的米屋少兵衛家裡,但到了元祿15年(1702年),少兵衛家逐漸沒落,搬離八尾町到一個叫野積村的地方,居然把建町文書也帶走了,儘管八尾町民眾要求少兵衛家歸還,可是少兵衛家拒不回應,八尾町民眾就設法引開少兵衛家人,潛入少兵衛家把文書拿了出來,高興不已的八尾町民眾以三味線、太鼓伴奏,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地帶著文書巡迴八尾町三天三夜,告訴大家文書回到町內了。至於為什麼叫おわら則眾說紛紜,一派說法是江戶時代的文化年間(1804-1818),有創作者作出七五調的歌曲,並在歌詞中加進了「おわらひ(大笑い)」,之後唱著唱著就逐漸變成「おわら」了。另一個說法是此名來自祈求農作物豐收的「おおわら(大藁)」。還有一個說法稱最早唱這種七五調歌謠的是小原村的姑娘,所以才叫おわら(註2)。
要素
おわら分成音樂與舞蹈兩個部分,音樂部分又名「おわら節」,由三味線、胡琴、太鼓的伴奏,與負責唱歌的歌者以及在歌者開口先唱詞炒熱氣氛同時給歌者定調的領唱者所組成。舞蹈部分可分為「豐年舞(傳統舞)」與「新舞」。豐年舞是表現幹農活時模樣的舞蹈,不管男女老少都能跳。新舞則是又可分成男舞與女舞,男舞雖然也是表現幹農活時的模樣,但動作更大,更強調力量與氣勢;女舞是表現捕捉螢火蟲時的模樣(註3)。おわら舞的表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一個定點上,舞者將伴奏與演唱者圍在中心跳舞的「環舞」,有興趣的觀眾也能加入一起跳舞,不過一般都是在10點過後才行,最具代表性的環舞會場是在上新町與福島站前通(註4);一種是舞者與伴奏等人員一起繞行町中街道,在音樂的陪伴下邊走邊跳的「町遊」。おわら舞者最具代表性的裝扮就是戴得很低很低,幾乎遮住大半張臉的草笠,據說之所以會這樣戴,一方面是因為之前的人比較害羞,把臉遮起來才比較能大膽地表演,另一方面是讓觀眾的視線更能集中在肢體,特別是手部的動作上。
◆風の盆
風の盆與日本特殊的節候有關。除了二十四節氣、五節句之外,日本還有所謂的「雜節」來提醒人們注意氣候變化,其中之一就是立春後第210天的「二百十日」,差不多是在每年9月1日左右,這個時節正值稻米尚未收割,而且颱風多發的時候,於是就出現了「風の盆」這樣的祭典來撫鎮風神,祁求風調雨順,萬物豐收。
◆おわら風の盆行程
真要細分起來,おわら風の盆早從6月就開始了。6月有為期一個禮拜的溫習會,7月有演技發表大會,8月20日~30日是前夜祭,到了9月1日~3日,風の盆本祭正式登場。前夜祭由八尾地區的11個町輪流表演,一天一個町,每天從晚上8點至10點舉行。在此之前的6點半至7點50分,在八尾曳山展示館裡有おわら風の盆的介紹影片播放、おわら舞蹈解說與舞台表演,不過八尾曳山展示館裡面的活動需要買票才能參觀。本祭前兩天從下午3點就有活動,直到晚上11點為止,但是5點~7點是晚餐時段,沒有表演。最後一天的活動時間則是7點~11點。三天之中的7點至8點35分左右在八尾小學操場特設的演舞場有競演會(需付費買票參觀),由11個町與八尾高中鄉土藝能部,分三天展示有別於環舞或町遊內容的音樂與舞蹈。不過由於伴奏的樂器與舞者的衣裳都不能淋雨,所以一旦遇上下雨,活動就會停止,購票者可以申請退票的。
前幾天看見今年(2020)おわら風の盆前夜祭的表演流程已經出來了,同時也開始開放本祭時的停車場預約,感覺有點微妙。一方面希望這個祭典能夠不受疫情影響而中止,一方面又懷疑照目前新冠肺炎在日本蔓延的情況,應該可能有點困難?只能祁禱這個延續超過三百年的祭典能夠順利舉行了。
註釋:
1. 富山縣婦負郡八尾町編,《蠶郡》 p. 8-13、44-45;pdf 17-19、39-42/99。八尾町,1918。
(accessed on April 29, 2020)
3. Wikipedia, おわら風の盆
(accessed on April 29, 2020)
(accessed on April 29, 2020)
#駅スタンプ
#station stamp
#高山線
#Takayama Line
#越中八尾駅
#Ettsuyatsuo St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